Tuesday, March 13, 2012

Birth〔2004〕( 寫於 2012 / 03 / 13 )




又到了阿介哥舊片重提的時間啦...這次要介紹的電影距離現在已相隔七年多,是由電影圈A咖Nicole Kidman與當年內在已異常超齡的童星Cameron Bright兩人於2004年互尬演技的佳片《Birth》〔2004〕。在此先聲明這部不是商業片,而是非商業的劇情片,無法忍受長鏡頭拍攝的人想看之前還是先深思熟慮。雖然這部片和台灣某幾位聞名國際的前輩級導演〔侯XX和蔡XX這類〕所拍攝的長鏡頭超藝術電影相形之下還能下嚥。

本文雖然有劇透,但因為要介紹的電影是2004年出品,所以看一看也無妨。

對我來說基本上要定義一部片是否為非商業,就看片中是否出現長鏡頭畫面、演員們以靜態的方式演出、角色內心戲、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意識流的橋段、實驗性的拍攝手法,要是這六種元素佔一部片的絕大多數的時間那就是非商業電影。不過要定義一部片是否為非主流商業的片型仍是依個人見解的主觀問題。

《Birth》的中文片名《靈異緣未了》讓未看過這部片的人誤以為是恐怖片,光看海報及片名字體就知道此片內容完全沾不上靈異,嚴格說來只是一部懸疑外加心理題材的片。講述心理的電影在票房上本來就不吃香〔除非片中包含了主流元素,例如:動作、科幻、奇幻...等〕;加上這部片當時在台灣上映前以片中身為寡婦的Nicole Kidman與十歲小男孩的亂倫戲作為宣傳噱頭,當然使得講求道德與保守的台灣多數社會大眾嗤之以鼻。就網路上少數看過這部片的人大多觀後評論除了失望就是無聊;這也難怪,畢竟當初會去看就是以為是恐怖片,另外就是吸引了Kidman迷。

雖然我不清楚Kidman有哪幾部代表作,但對於她在此片中的演出實力個人認為她除了《The Hours/時時刻刻》〔2002〕和《Cold Mountain/冷山》〔2003〕外又多了一部代表作,連續三年都有代表作實在很不簡單。從片中一段在歌劇院鏡頭長時間近距定焦在Kidman的臉部正面,讓觀眾仔細看不必用言語光靠表情Kidman就能把情緒從無到有完全表達得淋漓盡致,非常精彩〔文首那張海報上圖的Kidman就是擷取自歌劇院的那一段〕。沒有耐心的觀眾可能看到以長鏡頭拍攝的那一段就睡著或離場了。

幾年前我是從HBO看了經過修剪成輔導級的這部片,就算如此我仍然去買DVD,只因這部片的製作太用心。我曾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促使我看某部電影的先決條件就是製作方面,也就是攝影、剪接、膠卷色澤、配樂、場景、服裝造型、道具...等;而這些《Birth》完全徹底的出色。縱使我從國一開始就被粗製濫造走獵奇路線的Cult Film耳濡目染。
除了一部電影的製作,另外就是演員的演技發揮程度,所以我通常都是先從年度的外國影展或頒獎典禮的得獎名單去選片看;例如Natalie Portman演出的《Black Swan/黑天鵝》〔2010〕和Kirsten Dunst演出的《Melancholia/驚悚末日》〔2011〕。

好吧,首先,來看看下面這張阿介哥做的簡構圖大致了解此片請來哪些卡司陣容與角色關係,如果常看歐米片的影痴應該認得大部份演員;並且知道他們演過哪些片。



在暫且不透露結局的情形下,其實第一次看完這部片的觀後感是我被唬了,但後來仔細想想總比才初次看的電影都演還不到一半就能猜測出結局來得厲害。

片頭一開始以片中自稱已逝的Sean的小男孩關鍵來源的Sean是如何死亡來作為序幕,並預言化的方式搭配他生前在某個眾人聚集的場地所說的話作為旁白:「好吧,這麼說吧...這麼說吧,假如我妻子過世,第二天一隻小鳥飛到我的窗口,直視著我,以簡單的文句說:「尚恩,我是安娜,我回來了。」。我會怎麼說呢?我想我會相信,我願意相信。我會和鳥兒膩在一起。除非眼見為憑,我才會相信,我相信科學,不信無稽之談。最後一個問題,我要去跑...〔省略〕」。從片頭就能隱約知道這部片所要講述的,也可以說是大膽使用多數小說的開場方式來作為開場白。
Nicole Kidman所飾演的Anna是已逝的Sean的遺妻。從Kidman在片中願意相信小男孩是Sean的投胎轉世就能大致猜測出她與之後結識的未婚夫Joseph訂婚之前想必是經過一番抉擇,雖然電影裡沒有演,但也可以從Anna去找Clifford和Clara那段以及在她與小男孩初次見面後的一些言行舉止知道她仍對已逝世的丈夫Sean難以忘懷。
劇情的事發從Anna的母親生日聚會出現一位不請自來的陌生小男孩要和Anna單獨對話開端,小男孩告訴Anna自己是Sean後雖使得Anna感到難以置信卻也觸動了心裡那份對Sean不得不埋葬的深切感情。事後Anna雖向家人與未婚夫假求解決之道,在我看來Anna這對自己而言多此一舉的行為事實上只是因為家庭環境的長期壓力下所自然衍生的虛偽求助。從Anna與家人位於New York City紐約曼哈頓區的高級公寓自宅與其住宅內部到處充滿品味的裝潢可知Anna來自富裕家庭,在上流社會家庭中長大的小孩所受的親子教育本來就較為約束,加上飾演Anna母親的Lauren Bacall在家中所不時流露的母權氛圍〔譬如對已逝女婿Sean生前不抱有好感、在Anna第二次訂婚中立場維護偏向高收入的未婚夫Joseph〕,而這些片中情節不僅表達出Anna的人格養成,也投射出時下高壓城市裡的普遍家庭價值觀及教育制度;簡而言之就是資本主義下的生活現實合理化。
好,劇情繼續往下看,Anna經過在母親生日聚會中自稱已逝的Sean的小男孩插曲後隔日收到那位小男孩請公寓管理員轉交的信件,信中僅簡短的用兒童字跡寫著:「Don't marry Joseph〔不要嫁給喬瑟夫〕」。當晚Anna將信件的事情告訴家人們與Joseph,縱使Anna已向大家表態對此事不必理會,但之後Joseph以好奇心為由撥了電話至公寓的管理員櫃台打算詢問小男孩的來歷,事實上是潛伏於內心的忌妒為顧及顏面自尊而向Anna的謊稱,沒想到接電話的那一方是小男孩。



而劇情在此將邁入首波高潮,Anna在Joseph與小男孩的父親圍繞下嚴正警告小男孩不可再來騷擾她後便與Joseph離去,正當Anna要走入電梯時看見了難過至極的小男孩昏倒在地的模樣,那一刻再度開啟Anna於內心對Sean已封閉的感情。而稍後所出現的歌劇院場景裡所演奏的聳動古典曲調在此先轟然作響把逐漸心神不寧的Anna從電梯裡的畫面切換到步入歌劇院裡觀眾席的座位,接著就是前面提及過Anna於歌劇院裡的片段。Anna雖然直視著舞台上的演奏,但可以看出她壓抑於內心裡的劇烈慌動伴隨樂曲的起伏逐漸顯現在臉部表情。
之後開始正視小男孩事件的Anna聽了小男孩的建議找姊夫Bob來一對一問答以初步測試小男孩是否為Sean的化身,之後Anna在經過小男孩的母親同意後安排小男孩暫時來她家裡住幾天。而接下來的這一段可以說是小男孩的證明show time,小男孩開始藉由屋內周遭的環境告訴在場的大家自己生前習慣在這裡的某些地方做哪些事。在這段的運鏡跟著小男孩的步伐平穩的移動著,並於期間適時切換每位在場隨著小男孩的步履而調整圍觀距離的大人們,這一段所營造得凝重氛圍非常成功。特別一提的是飾演小男孩的Cameron Bright於此段的沉穩演技也是氛圍凝造的一大功臣。



之後在某日Anna家舉辦結婚典禮使用曲目的彩排預演聚會上,Joseph從小男孩出現的那天以來所於內心累積的強烈忌妒在全家人觀賞彩排的過程中小男孩不斷從後座踢椅腳之下一觸即發。失去理性的Joseph在Anna與未來岳母及在場所有人側目下將小男孩拉扯至地上拖行,就算Bob與在場幾位男士上前阻止,小男孩仍被Joseph強拉至飯廳打屁股。兩人再度被拉開後被架抵至牆的Joseph仍向被Bob抱頭安撫的小男孩發狂咆哮:「他踢我的椅子!!!」,除了見此狀的每位在場人士都愣眼盯著仍被抵貼在牆的Joseph,Anna也於此時完全被Joseph的失控言行而驚愕離場。導演在衝突情節後刻意安插以下內景畫面藉此再次讓觀眾感受Joseph當時失控指數爆表的破壞力,也可以感受Danny Huston所飾演的Joseph這個角色性格其實正反映於電影外高壓社會下人人處在臨界點邊緣的精神狀態隨時都有可能崩潰的危機意識。



再來,要提的是Anne Heche扮演Anna好友之一的Clara在片中所出現的兩個重要橋段。首先延續上一段在彩排預演聚會上小男孩與Joseph的肢體衝突事發後,遲來參加彩排也錯過衝突好戲的Clara在小男孩前去應門下兩人碰面了。縱使之前獨自置身於Anna家人們不採信的敵對情況下仍舊沉著應對的小男孩看見Clara的剎那間一臉失措,尤其當Clara伸出沾滿泥濘而髒汙的雙手掌心時小男孩知道眼前這位面部表情異常冷酷的女人已暗知他那以為無人知曉的大秘密〔這敘述方式好歐米懸疑小說...〕。此段以一種低沉的特殊音調搭配柔和高音調的雙重節奏與氛圍共同漸進,而Clara以令人為之一懼的眼神層層穿透小男孩內心的詭計,只能說Anne Heche在劇本那段編寫的少量台詞有限表達方式下卻光靠眼神就能訴說內在的想法與情緒,不愧是和Kidman一樣同為實力派演員。突然覺得這是一部在發揮演員實力的電影,致使我不得不專注片中每個細節,就怕錯過演員們舉手投足間所想顯現的角色性格與情緒渲染的魅力。



另一段,在Clara與小男孩意外碰面的隔日,小男孩依照Clara所給已遷宅的新地址去找她。一臉發楞的小男孩坐在餐桌旁,而在他面前步伐左右來回的Clara則以銳利的目光審視著這位年僅十歲且自稱Sean的小男孩。在這段以過去式穿插銜接現在進行式的手法再度重返片頭出現過小男孩尾隨Clara進入公園以作鋪陳的片段,並將小男孩在Clara離去後獨自挖掘秘密的行為來把撲朔迷離的劇情真相交待清楚。接著是Clara與小男孩在她家的兩人對話,原來在自稱Sean的小男孩的真相表面下還有另一個大秘密隱藏,請從以下兩人對話的前半段來自行推測是什麼祕密吧...

Clara:「You're not Sean.」〔你不是Sean。〕
小男孩:「Yes, I am.」〔是,我是。〕
Clara:「When you opened the door for me yesterday...I knew you weren't Sean.」〔昨天當你幫我開門...我就知道你不是Sean。〕
小男孩:「Who are you?」〔妳是誰?〕
Clara:「I thought you said you're Sean.」〔你不是說你是Sean嗎?〕
............

猜不出個所以然就去找DVD來看。



也許這部片的劇情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很荒謬,如同片中的每位成人對小男孩自稱是 Sean 的事情感到離譜。而Anna在眾人斥責道德與犯法的反對聲浪下仍願意相信小男孩是 Sean;並計劃與小男孩私奔,對仍難以從失去深愛的人傷痛中療癒的觀眾而言Anna這種脫離常軌的行為其實也能夠理解。在片尾從小男孩親口中所得知事情真相的Anna精神上也就此瓦解,畢竟原本好不容易從Sean死亡的傷痛裡走出來→經過Joseph長時間陪伴後才同意共結連理→沒想到之後又遇見自稱Sean的小男孩喚醒淺意識裡對Sean的感情→然而在越來越相信小男孩是Sean的這段時間裡事實上也對未來又心懷希望→縱使在之後親人們持反之下仍不顧一切要和小男孩在一起→結果最後小男孩所說的事實竟然是......所以在經過這一連串使情緒劇烈起伏的種種事件後,片尾Anna在海邊舉行與Joseph的結婚典禮當天,從身著婚紗的Anna在讓攝影師拍攝到一半時失神開始,然後突然獨自跑到海邊踩著浪花痛哭崩潰是有原因的...至於最後為何安排Anna在海邊爆走哭泣這場戲,應該是想呼應Anna當初在海邊與Sean邂逅這件事吧。



由於完全劇透就沒意思了,所以我只挑片中部份片段來寫。而且DVD早已發售好幾年了,希望在看過本文後對此片感到有興趣的人能去租或買DVD來看。
另外,關於整部片裡另一個我認為有趣的地方就是完全沒有提及到宗教和醫學意識,如果依照商業電影的劇情走向應該會找神父來替小男孩驅魔或帶他去看兒童精神科。

本片的介紹在此就告一個段落,謝謝閱讀。往後阿介哥會持續嚴選其它個人喜歡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瀏覽過程中如果有圖片無法正常顯示,請按F5重新整理。

回到頁首 免費註冊 Blogger首頁 © 1999 - 2018 BLOGG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